90%的人都用錯真題!來看真題的正確打開方式

2022-9-6 8:52:07 華杰鄭州MBA培訓班 編輯:華杰鄭州MBA培訓班 關注:

眼看著就要進入10月份了,暑期,作為備考的關鍵期,很多同學都已經開始了真題的學習。

然而小編要在此提醒大家:根據以往歷年的經驗,90%以上的同學刷真題的方法都是錯的!他們往往對真題特點、命題方式、難度分布一無所知,只是一味地盲目刷題,不分類,不總結。最終,抓不到復習的重點,白白浪費了這最重要的資料。

所以,各位,在開始研讀真題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下面這些問題,否則真的要吃大虧啊!

圖片

一、數學考試趨勢分析

根據最新考試大綱和命題規律,管理類研究生考試數學部分主要體現以下五大趨勢:

1. 注重基礎性

數學試題難易比例分布:容易∶一般∶難=1∶7∶2,即數學25個題目中,大概80%為基礎題,有20個題目左右,難題只有5個左右

所以考生在復習時,一定要把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弄清楚,并注重知識點的交叉和關聯。千萬不要一味追求難題、偏題和怪題,一方面會浪費復習時間,另一方面不利于考場上發揮。

2. 靈活性加大

從近年的考題來看,數學向著靈活和多樣化方向發展,考點不固定,形式多樣,面比較廣,復習的難度加大,投機取巧靠運氣很難成功。

這就要求考生有扎實的基本功,養成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數學要活學活用,不能靠死記硬背,一定要掌握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

3. 考點的網絡化

由于要在一張卷子上分布更多的考點,所以往往會出現一個考題涉及多個知識點的情況,比如把數列、方程、絕對值可以放在一起考。

因此在復習的時候,不能將各個考點孤立起來,要加強綜合題目的訓練,使知識點形成網絡化,以點帶面,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4. 考試的模塊化

新考綱將整個數學分為四部分,使得命題更加模塊化。比如應用題有6~7個題目,計18~21分,約占總分的1/4;幾何有6~7個題目,計18~21分,約占總分的1/4;數據分析有5~6個題目,計15~18分,約占總分的1/4;其他考點有4~5個題目, 計12~15分,約占總分的1/5。

這種命題趨勢有利于考生復習,尤其基礎差的考生,一個模塊一個模塊突破,就會有很好的效果,能最大程度提升考生成績。

5. 技巧性增強

要在60分鐘左右做完25道題,平均每個題目2分半,這對考生做題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簡言之,速度決定成敗,因此技巧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技巧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方面,數學題目本身的技巧性,體現在方法的優劣上;另一方面,體現在答題策略上,比如遇到難題如何處理,先做問題求解還是條件充分性判斷,如何采用最少的信息觀察答案等。


圖片

二、數學真題難度排序

從歷年情況來看,大多數年份真題的難度波動不大,但也會出現幾次很難的情形,前五名難度排序如下,望大家多多研究這幾套真題的命題思路。


第一名:2022年真題,命題新穎,逆向思維,考點分布不均勻,比如無解析幾何題,出現個別奧數題。


第二名:2009年真題,不僅運算量較大,而且思路很靈活,陷阱較多。


第三名:2015年真題,前面的問題求解題難度正常,但條件充分性判斷題非常難,不僅運算量很大,而且變形的技巧性很強,命題很靈活,可作為考生研究條件充分性判斷題的典范。


第四名:2020年真題,命題側重實用性,固定套路的題目減少,大部分需要自己現場靈活分析,題目新穎。


而且出現大量最值和范圍的考題,這類題是考生的短板。此外,本次考試的語言描述不好理解,出現很多理解歧義的現象。


第五名:2019年真題,本次考試幾何題目較靈活,需要空間想象能力,而且出現了很多圖形題和表格題,條件充分性判斷題陷阱較多。

圖片


圖片

三、數學超綱知識點列舉

由于考綱寫的比較簡略,偶爾會出現考綱上沒有標注的“超綱”知識點,希望大家在學習時注意廣度,這些知識點雖然不常考,但也要了解一下。

圖片


圖片

四、近年各套真題的題型分布

1. 聯考真題

圖片


2.在職真題

圖片

圖片


圖片

五、常見問題

1. 真題代表過去考題,未來不會再考,為何研究真題?


有些同學認為真題不會再考,不用花太多時間研究真題,這是極其錯誤的。雖然不會再考數字完全一樣的題目,但會反復考同類型的題目,比如對稱問題、最值問題等。更重要的是,真題有時會只改變一下數字,又重新考查。因此,反復研究真題很重要。

圖片

2. 真題應該何時做?


真題不建議太早做,至少要第一輪過完基礎階段和第二輪過完強化階段再看真題。因為數學真題比較寶貴,而且數學和邏輯真題的答案具有記憶性,也就是說,第一遍做完后,有的答案容易留下印象,再做的時候答案都記得了,不利于思考。對于大多數同學,建議8月份以后再開始做真題。

圖片

3. 真題應該做幾遍?

真題至少應該做3遍:


第一遍要按照考試規定時間完成,數學一般分配一個小時完成,其中問題求解題30~40分鐘完成,條件充分性判斷題25~30分鐘完成,各部分不要超時。第一遍要在保證準確的情況下,能快則快,步驟能省則省,要身臨其境地模擬真實考場的高速答題狀態,做完第一遍看一下自己的成績和正誤情況。

圖片

第二遍要逐個題目詳細歸納考點,認真體會解題過程,舉一反三,擴展歸納方法,注重一題多解。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做對的題目,也要好好反思,看看做對的題目里面有無運氣的成分,有無泡沫和水分,比如有時用錯誤的方法也能得到正確的答案,或者有時是蒙對的。

圖片

第三遍要認真分析重點的高頻題型和自己常錯的題型,而且對于粗心錯誤導致的題目也要反復看看。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遍再做的時候,不要只關注答案,因為有的答案已經通過前兩遍的練習記住了。


第三遍最好能夠自己繪制真題的考點思維導圖,這樣能夠系統地掌握考試的命題分布,尋找考試的命題規律。


可以參看下圖進行整理歸納真題:


圖片


圖片

4. 一戰生和二戰生如何使用真題?


一戰生按照上述的三遍要求做即可。對于二戰生,由于知識點在前一年已經學過,所以建議可以早點做真題,雖然真題在之前已經做過,甚至有的同學真題已經做了很多遍,答案都記住了,但是還是要好好做真題。


此時可以嘗試改編真題,比如把直線換成其他,或者把已知條件與所求結果交換一下。

圖片

5. 對于二戰生,有何復習建議?

好好反思下考試失敗的原因,很多二戰生沒有總結原因,第二年仍然原地踏步,還按原來的思維方式復習,結果重蹈覆轍。

失敗原因歸為六類:




(1)復習較晚的考生,準備不充分;


(2)有短板科目,尤其數學;


(3)聽課多,做題少,光聽不練,沒有效果;


(4)做題沒有消化,體現在做題很多,學習特別刻苦,但成績一般;


(5)發揮不穩定,忽高忽低,尤其考試那天沒發揮好;


(6)筆試通過,復試被淘汰,尤其高分的考生。


圖片

針對各類情況,自己做好備考戰略的調整和復習方法的改變.對于二戰生,最容易出現浮躁的狀況,因為復習過一遍,看上去都會,但實際又存在很多盲點。


這種狀態必須要及時矯正,否則不僅會影響后期的復習,前期的努力也會付諸東流.要強迫自己腳踏實地地進行思考和總結,抓住教材,緊扣考綱,明確每一章節的知識點,做好總結,掌握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把相似的知識進行歸類,使教材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知識體系。不要一味追求偏題怪題。

6. 對今年備考的同學有何建議?

決定數學成敗的三個關鍵如下:


(1)現在考試命題的最值和范圍題增多,一定要熟練掌握各章涉及最值的考點和方法。


(2)掌握條件充分性判斷題的答題方法和思路,這種題型是考生失分的重災區。


(3)心理素質過關,考場上不要緊張,遇到難題不要崩潰,千萬不能犯粗心錯誤!

圖片

7.注重考試能力的“十全十美”

圖片


圖片

六、《陳劍講真題》到底應該怎么用?

方法一:先模塊,再套卷


優點:基礎薄弱、復習晚、基礎和強化沒有學習、知識體系不完整的考生,可以通過模塊的學習來達到彌補知識點和研究真題的雙重效果。


二戰的考生,由于之前的套卷已經做過,也可以先做模塊,再做套卷,套卷按照從早年到近年的順序做。

圖片

缺點:對于一戰的考生,如果先做模塊,真題都提前練習了,無法通過后面的套卷檢測自己真實的水平。


解決的辦法是:做模塊時,根據題目前標注的年份,把近五年的真題留著后面套卷檢測使用。

圖片

方法二:先套卷,再模塊


優點:基礎較好、復習較早、基礎和強化已經學習過、知識體系較完整的考生,可以先做套卷檢測自己的水平,做完套卷后,再詳細研究每個模塊的考點,深度掌握真題。對于一戰且基礎較好的考生,可以先做套卷檢測,再做模塊研究真題。

圖片

缺點:如果做套卷時,錯誤率較高或做題較慢,會浪費套卷的檢測效用。


解決辦法是:先從早年的套卷開始做,做的時候如果錯誤較多,可以換成方法一學習。

圖片

總之,學習數學必須做一定量的題,“光聽不練是得不到提高的”,做題才能把知識方法掌握好以至熟練運用,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做題中學會思考、推理,而不是簡單模仿,照搬照抄。

做每一道題時,一定要把題做“透”,“透”就是不但知道如何做,而且知道為什么這樣想,還要思考有沒有其他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