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人適合讀博?
想要讓自己脫胎換骨的人、想要拓展企業中高層人脈的人、想要去碎片化整合自身知識經驗提升自己的人、想要彌補學歷缺憾踐行終身學習的人……這些人,都適合讀博。但是需要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性的讀博。
因為盲目讀博只會加重自己的痛苦,甚至容易讀博讀到一半放棄的。
我曾經參加過復旦大學黃沛教授的一個講座,其中有一個話題正好和這個提問很接近,講的是什么樣的人適合讀國際在職博士。我根據自己的記憶整理成文字,分享一下。為方便表述,我以黃沛教授第一人稱的角度來描述:
我面試過很多讀國際在職博士DBA的學員,(UCMT協進教育是直接跟國外正規高校合作的教育集團,授權中國招生,UCMT協進教育會整合中外師資,做國際在職碩博學位項目,黃沛教授也是UCMT協進教育的特聘教授),其中有一半是已經成型的企業家,有一半還是高級管理者。
其實,現在的企業家都面臨轉型,轉型要站在更大的角度,比如怎么樣擁抱數字化,怎么樣跨界,怎么樣更好的吸引人才。企業家要分辨,以前自己的格局到底是小還是大,因為格局小了人才就留不住。
對企業家而言,擁抱數字,擁抱跨界,擁抱人才,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轉型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膽量的問題。盡管現在還能將就過,但一定要有這種危機感。
而對于中層干部來說,更多的是個人轉型比較多一些,如何尋找跨界的可能性。
如果你在企業里面,或者行業里面,已經是處于頂端的情況的話,怎么樣尋找到更多的機會,怎么樣把你沒有實踐過的技能融會貫通,比如你以前是做財務的,如果你想要往中層管理上轉,但你又從來沒有思考過人力問題,也從來沒思考過營銷問題,那這樣的話,想要轉型,無疑是十分困難的。
在國際在職博士DBA的班級中,就有這樣的人,你和他們交流以后,你就會知道。換句話來說,可能財務越走越短、越走越窄的情況下,將來都有可能被機器人所取代待的話,你是愿意還在那兒熬,還是想要做一些大膽的嘗試?這個是對沒有成型的企業家、有抱負的人而言,要思考的問題。
蔚藍海岸大學(原尼斯大學)在職博士DBA項目,學制是三年,如果你現在設定了你的目標,通過三年的學習,拓寬你的思維認知視域,夯實你的管理知識能力,和同你一樣有抱負的人一起揚帆遠航。三年之后,你將是一個脫胎換骨的人物。前提是,你必須要有勇氣來改變自己,跳出舒適圈,來迎接新的這個機遇。
以上是我對黃沛教授分享的一些簡單回憶。
我個人還是很認同黃沛教授的說法的。需要提升,積極上進的人,肯定都適合讀博士。而且據有關統計:
我國的博士占總人口比只有兩千分之一。2018年中國博士人數為80萬。2016年美國博士人數為250萬。
可想而知,我國的博士數量還是稀缺的,博士也是大多數人所向往的一個高度。如果你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想在某一領域取得一些建樹,那就去讀一個博士吧。畢竟現在的博士學位,不僅僅只有PHD,還有專業性質比較強的博士,比如DBA。
當然,如果你讀博士是想要進行政府政策相關的作用,比如落戶,體制內評職稱等,建議要不讀國內雙證PHD博士,要不讀一個可以進行中留服的國際博士,要中留服的話,至少需要1年的出國留學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