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沒經驗,35歲壓力大,40歲+沒潛力”讀MBA的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近些年,隨著MBA(工商管理碩士)熱度的持續上升,報考MBA的考生也越來越多。不同年齡段的備考人士難免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 25歲就考MBA,工作才幾年也沒什么管理經驗,會不會很容易被刷?
- 35歲工作、家庭壓力巨大,為車貸房貸小孩教育發愁,哪有精力去讀MBA?
- 40歲以上再去讀MBA,會不會因為年齡太大,院校就不要了?
讀MBA其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最佳年齡,關鍵看你讀MBA的初衷與讀MBA的作用這兩者之間的適配程度,如果高度適配,那可以不拘泥于年齡的問題。
01
高校新生數據
如果非要根據大趨勢求一個普遍規律,我們不妨從各高校往年的新生數據入手分析一下。新晉光華MBAer平均年齡是32歲,范圍在23-44歲之間。
02
各年齡段報考MBA的優劣勢
90后(30歲)
這個年齡段的考生大多剛畢業不久,很多人可能覺得自己還太年輕,讀MBA學不到什么有用的東西。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正因為年輕,未來可塑性更強,很多人報考的理由可能只是為了跳槽換行,通過MBA及早規劃職業生涯,找到自己擅長與適合的領域。
優勢:
25-30的這部分人群,擁有了基本的經驗和能力。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較小,能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備考和學習。應試能力較強,在筆試上很占優勢。
管理經驗不太足夠,在提交材料和面試過程中,缺乏對管理的呈現,申請比較占劣勢,尤其是申請名校MBA。
80后(32-40歲)
這個年齡段的人們大多處于職業的穩定期,他們富有熱情和“野心”,迫切地需要通過學歷或者管理知識,甚至人脈資源來為自己的職業道路助力。他們專業素養和管理經驗都有了一定的儲備,提面環節有明顯優勢。而這個年齡段也備受“三十而立”的壓力,要兼顧事業和家庭,備考精力有限。需要他們更合理地協調工作與學習時間。
優勢:
30-40歲是絕大多數名校非全日制MBA項目人數占比最多的年齡段。其次,處于這個年齡段的申請人已經在事業上有一定根基,經濟基礎相對比較寬松,可以承擔高額的學費。
工作有所成就,一般會比較忙碌。另外,大多已經結婚生子,需要承擔起家庭方面的責任。這就導致本身的精力、記憶力、備考時間與筆試上,可能會略遜于初出職場的新人。
70后(40歲以上)
40歲以上可能會被定義為“大齡考生”,大部分人已經是企業或者公司里面的中堅力量,職業發展已經基本定性,可塑性不強。所以這個時候選擇MBA更多是一種個人格局的提升、視野的進階以及人脈的拓展。有一定經濟實力,可以滿足MBA的高昂學費。豐富的工作經驗和人脈積累在申請名校MBA中背景優勢突出。離開學校太久,應試能力較弱。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復習過程中精力也遠不如別人。但這并不是他們選擇放棄的理由。
阻擋你成長的永遠不是年齡,時間和信念是武裝你自己最有利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