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工作和讀研差距到底有多大?
轉眼進入7月,對于畢業生來說,一切都已塵埃落定。對于大三的學生來說,這個階段可能是最茫然的。因為最后一個暑假過后就要升大四,校園生活只剩下最后一年,開始為畢業之后做什么而感到迷茫。
撇開家里有礦的情況,普通大學生們面臨的選擇無非是:出國、考研、考公、工作。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的小伙伴,絕大部分都是有考研想法的。因此本文我們不談考公和出國。選擇項就變成了考研和工作。
首先得明確,你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據麥可思的調研數據顯示,2018屆本科畢業生國內讀研的主要原因是碩士研究生就業前景好(53%)和職業發展需要(49%),另外還有17%的學生是因為就業難所以暫時讀研,只有30%的學生讀研是想做學術研究。
也就是說很多同學對讀研的初心是:“研究生的工資比本科生多”。
在普遍情況下,高學歷確實會帶來一些好處,尤其是對于后期的薪資增長和職位提升有利。
根據四川大學「20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20屆博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12876.49元,碩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8259.76元,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7661.23元。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同學也會有顧慮,研究生比起本科生的起薪高不假。可我們要比較的對象并不是小三歲的本科生,而是那些已經有了3年工作經驗的同班同學。
或者你也曾經看過這樣的言論:
“花三年時間讀研還不如在職場上鍛煉三年。”
“在00后CEO眼中,25歲研究生畢業已經是中老年企業家了。”
“現在找不到工作,三年后你真的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嗎?”
花三年時間讀研能否幫助我們找到一個更滿意的工作?能給職業生涯帶來多大裨益?
以2015屆本科生為例。2015屆本科畢業3年后學歷提升群體(獲得國內碩士學歷的群體)月收入為7371元,與他們工作了3年的本科同學收入相差并不大(7419元)。
通過這個對比你可以發現,雖然碩士相對缺少工作經驗,但他們畢業后的起薪已經追上了工作3年的同學們。
而且越是好的企業,對學歷越是有更高的要求。
以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和網易五大公司為例,看看它們在2018年在C9(九校聯盟)的招聘情況。
結果顯示,2018年五大公司在上述高校中招聘的碩士數量是本科生的2.5倍。而從五大公司錄用人數占本校該學歷當年就業總人數來看,碩士研究生的被錄用比例遠遠高于本科生。
這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相比本科生,碩士更有可能獲得大公司的青睞。
或者還有同學會說:有些人對自己人生迷茫的時候,總是去看數據,數據告訴研究生的工資更高我們就去讀研究生,也不管在這種概率事件上我們是做了分母還是分子。
那我們再來看看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和看法吧:
@微信網友再也不見:
“我的經歷挺有趣的,本科畢業工作兩年考研,研究生畢業也工作三年了。怎么說呢,如果從長遠的思維方式上來說,念研究生的三年,不是工作三年可以彌補的,前提是這三年你真的努力了,也具備了能夠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其實讀研,除了真的做研究的是一門心思的知識儲備外,更多學習的是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更廣闊視角的思維方式。本科出來可能看問題更多的是線,研究生畢業看問題能成面,博士能成體系。”
@微信網友匿名:
“午夜夢回,在思考要不要考研的時候,讓我糾結的,是我能夠沉下心來讀書的年歲還有多少?考研,是希望在一個喜歡的城市,一個向往的學校,遇見那個值得的自己。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
@微信網友yy:
本科畢業工作以后發現,比起琢磨人際關系我還是更愿意琢磨物理公式,所以來考研了。
@微信網友HB:
考研過程中的知識積累,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本科專業知識的深化等等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巨大收獲是不可忽略不計。不論結果,考研的過程帶給人的提升并不小于那些進入職場的畢業生。
我作為一個二本院校的學生當然希望通過考研的跳板達到更高的平臺獲得更好的教育。這樣難道不比我那些大四整年打游戲睡覺的舍友好嗎?
工資也不是看畢業這一兩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職業平臺和發展哪個更高?這就智者見智了。
@微信網友旦旦plus:
一線城市985師范大學化學專業本科生,大三在導師的實驗室里呆了一年得到一個結論,我是真的不適合讀研究生,于是大四立馬改變方向準備找工作去當高中化學老師,當時實習被學校安排了科研實習,頂著發現被處分的風險偷偷跑回我們省會一所高中實習,發現自己其實很適應也很喜歡教師的生活,化學組的老師們也給我很多鼓勵,自己覺得那段時光很有成就感,學生們也很喜歡我,也更進一步認識了自己吧,因為自己特別溫柔的個性以及不太好的身體素質最后決定去當小學老師,研究之后發現深圳的小學教師工資高,于是立馬去參加那邊的校招并且一次過,那邊一年給稅后二十萬年薪,最后做家里人工作,當然最后他們同意了,很多人不理解我為什么直接放棄了推免,畢竟在我們學院的大環境下絕大部分的同學都保研或者考研,總而言之一句話,我只是做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吧,數據千千萬,但是我的情況是獨一無二的,反正到底該不該考研,你權衡一下咯~
@微信網友:關東
大四我就去教育培訓工作,而且三方和另一個廣東私立學校簽好了。老媽非讓我考研,沒怎么看書首師大世界史專業輕松過筆試,面試實在不想去,被押著去了,結果很滿意,沒考上。考一下證明下實力,給家里一個安慰。
到了廣東第一個學校有點小坑,后來跳槽到另一個,月薪破萬。只是辛苦一些。中間考過東莞的教師編制,筆試第一名,試講被人黑了一把下來了。后來在貴人提心下去考了深圳的教師,沒復習,完全靠以往知識積累輕松考上。
在工作經歷中遇到過中山大學的研究生、東北師大研究生、北師大研究生,現在單位甚至還有博士。我們的水平相差無幾,成績也相差無幾,甚至我還更好一些。教高中生研究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們離高考已經太遠,研究范圍太窄,對高中知識點很生疏,高中學術化的傾向下,本科生的學術訓練足夠用,用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前一段深圳中學招聘了清華的博士,瘋狂。光從賺錢的角度來看,我現在一年25w左右,當年的考研的同學大多還在5k-8k左右徘徊……
最后關于選擇,聚聚想說,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后悔自己做過的選擇。現狀就是畢業生努力找工作,職場人辭職努力考研。如果當初我也去考研,是不是能過上想要的生活。如果當初我早點發現自己不適合讀研,直接工作會不會更好。
所以我們一定要早點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工作。
不同的工作需要的學歷或者說能力不一樣。“如果你喜歡的行業需要高學歷,那就努力讀書;如果你向往的職業更看重經驗,那就先去工作...”不論是考研還是工作都只是你接近這個目標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