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考研的6大誤區
MBA項目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市場上最熱的專業碩士項目,無論是課程、師資,還是校友體系都日漸成熟。
但依然有很多同學,對于報考MBA有著很多的誤會,下面老師帶你們仔細地盤點下:
誤會1:MBA讀了沒什么用
2020年,中國MBA報考人數突破22萬人,一邊是就業形勢的巨大壓力,一邊是MBA人數的急劇上升,原因是什么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那就是學歷和資源在中國的重要性。
對于那些30歲左右職業遇到極大瓶頸的人,MBA真的可以成為你的救命稻草,它不但可以幫助你實現職業轉型,還可以幫助你完成華麗跳躍。
而對于那些對于未來還沒有想清楚做什么的人,MBA不但可以幫助你解決迷茫,還可以幫助看清楚你自己。
所以,說讀MBA沒有什么用處的人,大部分都可能是沒有真正讀過MBA的人,聽別人那么一說,以訛傳訛,就當真了。
事實上,即使是馬云這么愛在各種公開場合說MBA沒有用的人,不是也在北大光華MBA樓里冠名了“阿里巴巴報告廳”嗎?而阿里巴巴公司讀過MBA的人,可能得夠你數一下午。
誤會2:先準備筆試,走正常批錄取
2011年,北大、清華率先開始了提前面試,現在北京的大多數學校都是采用這一策略,也就是說,在面試通過之后,考生才能夠報考這所學校的筆試。
這是商學院提前鎖定人才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達到了商學院的重要目的:降低筆試的難度。
如果提前面試通過,一般來說,考生通過國家線就可以直接入學,這也符合商學院挑選學生的本質,那就是考生的綜合素質,比單純只會筆試更為重要。
而很多同學還停留在之前的思維方式,認為埋頭考筆試就好,實際上這是把精力放錯了地方,錯過了提前面試后,正常批的名額非常少,競爭極為慘烈。
而且,你最后還得參加面試,為什么你要選擇這樣一個方式傷害你自己?
誤會3:早一年,晚一年沒關系
時間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現在我看到那些接近40歲的大齡考生,就特別心疼他們,他們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去復習筆試,還要面臨家庭瑣事分散精力。
究其原因,基本都是被他們自己拖延癥給害死的。今年有一個考生告訴我,說他2009年就計劃考MBA,當時覺得有點忙,等幾年再說,然后就等到了2021年。
十年過去了,依然還是那么忙,但是世界也變了。
北大的學費從2009年的8.8萬,去年漲到39.8萬,報名錄取比從當年的20%到了現在3%左右,一切都變了,只有你還在猶豫。
誤會4:早一批、晚一批沒關系
同樣都是腰間盤,為啥你就那么突出?同樣都是拖延癥,有的同學拖延得就是比誰都徹底。
他們終于下定決心在今年報考,但是又開始糾結報學校的第一批次、還是第二批次。有些同學認為無所謂,反正都是一樣的,最后一批再報吧。
而事實是:越靠前越占優勢,很多商學院擔心學生到處報考其他學校,所以會在早前提前給你offer,以此來綁定你。
這也意味著前面批次會狂給offer,后面幾批基本都是撿漏了,因為學校也知道,后面的人幾乎都是那幫拖延癥的人,不錄也罷。
誤會5:寫材料不重要,面試才重要
這是很多同學的通病,覺得材料隨便寫寫,面試好好發揮就是了,所以,每年都有很多同學自己在家寫材料,得到面試通知才慌慌張張找老師輔導。
看起來沒毛病啊,但問題在哪里呢?
問題就是同學們自己寫的材料,大多是一塌糊涂,根本無法引導商學院的面試老師提問,于是面試老師上來一頓全方面問,同學被面得千瘡百孔,欲哭無淚。
材料寫作跟面試效果息息相關,只有把材料寫得足夠好,能預置很多巧妙的“彩蛋”在里面,才可以用材料引導老師問問題,這些問題都盡在掌握中。
誤會6:MBA提前面試很容易
這是小部分同學的誤會,覺得面試不就是回答問題嗎?soeasy~
也許,十年前這個思維是正確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面試輔導市場非常成熟了,你的對手是誰?他們是集團化的專業作戰,而你只是個孤軍奮戰的新手!
而每個學校每年報考的機會只有一次,如果貿然嘗試,失敗了只能等明年才能報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