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敗的原因
1. 盲目采取題海戰術
世界上有做不完的題,卻有考得完的知識點。許多首次考研的同學,腦袋里聽慣了高中老師的"題海戰術",不顧三七二十一就開始刷題。
泛讀十本書不如精讀一本。有時候鉆透了一道題,其實是弄懂了一套題。
2. 頻繁修改拖延學習計劃
沒有規劃就沒有效率,沒有進步就不是在復習。從年前,我們就已經開始強調規劃的重要性。
宏觀上制定整體的復習方略,微觀上制定每天的復習計劃,這才能提高效率真正做到有條不紊的復習。
盡管如此,仍然有些同學計劃做的漂亮,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就導致你可能不斷的在為自己的拖延癥買單,頻繁調整計劃,直到考試的那天,計劃也沒有完成。
3.過度疲勞,效率低
考研人中最不缺的就是“玩命的”,那為什么有些人努力了卻還是沒有好結果?因為效率低下,心緒波動大。
考研最難的不是專業課,畢竟這是一場大規模參與的選拔性考試,難就難在你能否抵制誘惑,做好合理的時間規劃。
很多時候,大家都容易被自己打敗,比如時間不夠啦,競爭太大啦,情緒對自己的影響非常大,導致把自己逼得很緊,最后卻不見起效。
4. 外部困擾
很多考研人向往能在寂寞考研長跑中,找到陪伴自己的另一半,考研雙雙把家還,不存在的。
上面談到了時間、規劃、心理等自身因素,現在聊聊手機、感情、家庭等外部因素。
有些人在面對考研緊張的氛圍時,越是壓抑,就越是"叛逆",偷瞄自習室里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晚上12點還在發“睡了沒”……
還有些人家里對考研不支持,設置了不少阻力和誘惑,導致考研的決心經不起推敲。
別在成就自己的時候,先感動自己。和別人比,尤其是和那些大神們相比,你永遠都不夠努力。所以不要總覺得自己努力了,這都是幻覺。
當你早上還賴在床上不起的時候,當你午飯磨磨蹭蹭的時候,當你還奢侈的給自己一個午休的時候,當你晚上還在獎勵自己兩集電視劇的時候,你都在離你的夢想越來越遠。
所以,一定要努力努力在努力,不要給自己自滿的感覺,你差的還很多。感動自己,最不值得一提。
5. 眼高手低,定位不準
考研大軍中不乏這樣的同學,眼高手低,高估自己的能力。
這種原因主要是沒有能夠清楚的認知自己,在復習過程中,往往大部分同學在刷題的時候看到某一道題做過或是做過相似的就直接跳過,只是草草看一遍解題思路,結果最后下筆做不到“如有神”,甚至邏輯亂層。
所以,不如做個笨笨的自己,“舍得下笨功夫”。
6. 不做階段性總結
其實考研的課程,包括數學在內,都是很注重基礎的,但是基礎是一點點積累的,沒有捷徑,那么你就需要不斷地鞏固基礎。
階段性總結就是這個作用。如果一直就想著往前趕進度,到最后你會發現,前面學的全忘了,所以,階段性總結不可少。
7. 對自己無限寬容
今天沒早起,安慰自己沒事,明天我會起來的,反正學了好幾天了,今天不去也沒事,于是你爽快地原諒了自己。考研能不能原諒你你就自己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