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令考生糾結的3件事答疑
2022考研,總有一些問題搞不清楚,很糾結,影響了復習的決心和進度,小編為考生答疑解惑,談談大家最糾結的3件事,幫助考生引航指路。
首先要明白:考研是為了什么?
——考研抉擇自我認知很重要
首先要明確一點,考研不是你唯一的出路。我們有很多選擇,比如未來畢業可以去考公務員,可以出國,這個時候其實每個學生都很迷茫,這是普遍狀態。我們要做的事情,首先要有自我認知,我學什么專業?在社會的層次定位在哪?未來我想做些什么?我有什么,我要什么?最核心的一點是社會需要什么。比如我學的建筑專業,建筑學在這個階段我本科出去定位是什么?未來的職業通道是什么?我們要長期的看,而不是短期的說你未來畢業能掙多少錢。
如果各位同學是為以后長期發展,讓自己的綜合競爭能力更高一些,這個時候考研或者說繼續讀書,可能是非常必要的選擇方向。當然無論你選擇哪一個,都必須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地學習提高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所以一點小建議,如果你定位高一點,或者未來想走得更長遠一點,本科畢業你再往上走一步,讀個研可能性更大一些。相對來講,競爭力也會稍微大一些。
985、211高校是夢想,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不要盲目選擇學校切合實際
在選擇報考學校時,不要盲目選擇,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首先要有自己的原則,要衡量自己的基礎。如果你是非211的。初定的時候目標不要特別高,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容易放棄。
因為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競爭因素。舉個例子,比如考清華,要考慮一個問題,是誰跟你在競爭一塊考清華,你是非211的,是要去跟清華、復旦的學生去競爭。
第二,15%原則。在自己的基礎之上以“洪荒之力”提高15%的水平。比如我初定了211學校,但不是特別重點的學校,我再加個15%去沖一把,找一個更好一點的211學校選擇,而不是盲目的選擇。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切合實際,然后踏下心來學習。只有在不斷學習、不斷調整的過程中,你才有可能越來越清晰自己的目標。在此鼓勵大家“你越努力越幸運”,而不是說目標是清華,到10月份才復習,那是沒戲的。
擇校、擇校專業的參考指標
1、報名和錄取比例。有的學校報1000人,要10個人,這種特別激烈的你就不要選擇了。
2、實際錄取分數線。很多同學看見的國家線,比如劃定的330分,360分,這叫最低分數線。我們有必要了解到上一年復試工作結束以后最后錄取的那名學生是多少分,跟實際差距是多少分。比如前幾年有一個同學考的是北理,學校劃了個360分,那個專業最后一名進復試的是372分,最高一名是421分,在這個時候想告訴大家的是:你不要單盯著360分,你要看372和421之間達到什么水平。再有很多同學會比較糾結自己的視野面非常窄,一個金融專業,他就永遠想著清華北大,我們其實可以參考一些特別好的中國研究生教育排行榜,這里面會包含很多詳細信息,能做出更多選擇。結合這些看看我能考哪些?
輔導班選擇不糾結
針對不同基礎個性選擇
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需要報輔導班。為什么?有的同學基礎特別好,自己學就夠了,曾經見過一個學生,從山東科技大考東北財經,他考了397,數學滿分150,我特別想問,你在哪學的,通過誰輔導的?他花了180塊錢,干嗎了?我的180是報名費,就是自己聽了聽公開課,覺得自己底子不錯,整體情況還比較好,自己學習,買了一些真題資料,找了一些目標院校的制定教材自己學,分數還是很不錯的。
我們把考生分為三類型。第一,基礎良好的,你可以上網找一些免費的視頻,資料可以看一看。
基礎一般的,根據你的情況來選擇,如果你學習自制力強,可以報一個相對簡單的網課,把自己關在家里能學進去的,還有市面上的大班課。
基礎薄弱的,又想考名校的,這一部分學生還真是建議通過仔細斟酌和選擇,來選擇一個不浪費一年努力的輔導機構。選誰不重要,任何一家教育機構是希望來的學生越多越好,并且大家都考上。
再有一種個例,他說我是零基礎,這種情況如果你真正想考,普遍的現象都想考好學校,這種建議一定要報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