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400萬人!這屆考研有多卷

2021-12-25 16:36:57 編輯:華杰鄭州MBA培訓班 關注:

自2017年首次突破200萬大關起,考研報名人數連年攀升,短短幾年時間,就相繼突破了200萬、300萬、400萬。

太卷了,是考研黨最直觀的感受。考研的初衷也不再是單純想做學術,而是提升學歷好就業。

人們感嘆,表面考研內卷,實則就業內卷。

考研卷

12月22日教育部官宣,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全國報考人數為457萬。

2021年報考人數為377萬,今年考研報名人數達到457萬,比去年上漲80萬,又一歷史新高。

此前,2022年考研人數462萬人的網傳消息曾沖上熱搜,真假難辨的數據,已讓“最難考研年”的討論聲甚囂塵上。

目前多地已公布2022年考研報名人數,跟往年相比,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山東41萬人報名,考生規模位居全國第一;河南37.9萬人,考生規模位居全國第二。

從具體院校來看,四川大學的報考人數超過4萬人,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名校,一如既往是考研熱門,報考人數超過2萬人;“最火雙非”深圳大學,以2.8萬的報考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近年來全國考研人數持續增長。2017年首次突破200萬關口,2020年突破300萬,2022年突破400萬。5年多時間,考研報名人數翻了一番。

根據B站公布的一組2022考研季數據報告,7月以來B站考研視頻播放量超過8億次。近5年來,B站考研視頻播放量增長近139倍。

繼高考之后,考研幾乎成為又一場“全民狂歡”,準備考研的這一年,也被稱作“新高三”。

不過,考研上岸越來越不容易了。近年來,名校紛紛擴大推免生的招生比例,清北華五等作為頂尖名校,保研率高居榜首,北大校本部幾乎6成的本科生都能獲得保研資格。

這一趨勢還在持續推進。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袁直曾建議,要增加“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生免試攻讀研究生的比例。

同時,越來越多名校擴大直博和碩博連讀比例。于是乎,本科沒考上名校,碩士難上。本碩是普通高校,今后博士申請名校也難。

而且,對考研黨而言,比較“金貴”的學術碩士,名額正逐年縮減。壓減學碩規模、提高專碩比例,是當下高校明顯的大趨勢。專碩學制也迎來變革,上岸的考研黨從2年變成3年方可畢業。

無論如何,史上最難考研年已經來了,考研黨迎難而上,臨陣棄槍不算好漢。

就業卷

報考人數持續增加,研究生擴招也在預期之中。

擔憂研究生爛大街,倒不必過慮。相對于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說,研究生的比例仍然較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培養的研究生尚不足千萬。當下,就業人口中研究生學歷占比約1%,遠低于部分發達國家的10%。

基于此,研究生擴招并非全然盲目,也是為了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持續提升就業人口中研究生比例有積極意義。

針對當下的就業形勢,研究生教育被視為人才蓄水池、就業緩沖器。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疊加疫情影響,就業形勢頗為嚴峻。

提升就業競爭力,成為考研的主要動力源。如果有比讀研更好的促進就業的方式,讀研對考研黨來說就沒有太大的邊際收益,反而可能存在較大的邊際成本,考研黨也會放棄考研。

考研內卷,從根本來說是就業內卷。考研的初衷,不再是單純想搞科研,而是更好就業。研究生名稱中帶著“研究”二字,今天人們談到考研熱,第一反應卻是“就業”。

有考研黨說,不考研的話,本科畢業擔心找不到工作。考研上岸的話,研究生畢業也擔心失業。讀研的三年,又是避風港的三年。

已經工作的往屆生,又何嘗沒有擔憂。在考生構成中,近年來往屆生占比上升較快,也希望通過讀研來提升就業競爭力。

無論是在“雙一流”高校還是“雙非”高校,這一現象都較為明顯。“雙一流”高校云南大學,2021年往屆生考研人數占比達63%。“雙非”西北師范大學,2021年往屆生考研人數占比達62%。

研究生整體的報錄比集中在3:1到4:1之間。457萬考研黨進入考場,將有相當一部分人得以上岸,延緩進入就業市場兩到三年。兩三年后求職,同一撥人將再次狹路相逢。

學歷卷

就業壓力大,通過考研提升學歷。在勞動力市場,求職者學歷普遍提高,又造成學歷通脹

在學歷社會的驅使下,學歷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學歷高消費帶來了“高學歷、低就業”的特殊社會現象,在就業市場上表現為薪酬懲罰。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布萊恩·卡普蘭研究發現,文憑通脹導致的教育低回報,比你想象的更嚴重。多熬的歲月,多獲得的文憑沒有創造財富,不增加個人福祉。在文憑通脹大背景下,大家又不得不為之多奮斗數年。

而當求職者人手一本研究生學歷證書,內卷就下沉到本科第一學歷。盡管教育部不止一次強調“沒有第一學歷的概念”,但是面對競爭日漸激烈的就業隊伍,用人單位在招聘選人時,還是會優先考慮“雙一流”本科畢業生。

由于深知本科“第一學歷”的分量,縱使考研人數年年看漲,“本科學校不好,考研也白搭”的壓抑情緒,仍然在考研黨中蔓延。

在經歷了多年的本科生擴招之后,高校開始大規模擴招研究生。根據已披露的2018、2019、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那三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數分別為85.80萬、91.65萬、110.66萬人,增幅分別為6.82%、20.74%。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指出,近年來國內大學紛紛提出以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為發展建設目標,這一辦學思想的直接后果,是中國大學的本科教育質量出現下滑。

今天,當人們抱怨本科生就業壓力大、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研究生相當于過去的本科生時,卻忘記了一個基本事實:20世紀80年代研究生數量少,教師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本科生教學上,從而保證了本科生的培養質量。

秦春華認為,和人們的預期相反,大規模擴招研究生的結果,并沒有相應提高研究型大學的研究質量,反而降低了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社會過于強調研究生學歷的結果,使得教育過程變成了一個不斷為更高階段的考試進行準備的過程

如果眼光放長遠,大學本科階段是最好的時間段,會對人的一生產生較大影響,而不僅僅是為了大學畢業后考個研。

高校乃至社會若不重視本科生教育,畢業生所焦慮的問題,無非是找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